【红笔网评】绘长江万象 润美育心田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长江一江碧水淌过千年,淌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与文明华章。当壮阔波涛遇上艺术的细腻笔触,当千年文脉撞上美育的时代浪潮,“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中的“新象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成为一扇面向大众的“美育之窗”,一百三十余件作品以视觉为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长江一江碧水淌过千年,淌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与文明华章。当壮阔波涛遇上艺术的细腻笔触,当千年文脉撞上美育的时代浪潮,“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中的“新象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成为一扇面向大众的“美育之窗”,一百三十余件作品以视觉为桥
近日,中国土家族文化推广大使、青年歌唱家、诗人、公益大使邓超予携新作《我有花一朵》及《水灵灵的她》“打卡”央视CCTV-3《天天把歌唱》栏目。超予身着土家“西兰卡普”民族服饰闪亮登台,清亮宛转的歌喉征服了现场及荧幕前的观众朋友。据悉,《我有花一朵》是由超予本人
第二批残疾人入孵项目名单公布后,不少关注者发现,如今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早已跳出“给补贴、送设备”的传统框架。随着《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深入推进,新一批项目透露出的3个核心逻辑,正在让“帮扶”真正变成“赋能”,让残疾人不仅能就
9月的恩施,山水相映,云霞共舞。13至14日,2025中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湖北恩施站)如期而至,来自国内外近1200名选手驰骋竞速,线上线下累计关注量突破5亿人次。大美恩施的壮丽画卷通过转动的车轮,驶向更加辽阔的世界舞台。
摘 要: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多样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时代命题中,研究聚焦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与扎染技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体系中的创新性融合路径。以反光热转印技术为创新载体,通过传统图案的数字化解构、色彩重构与工艺适配,构建“纹样符号提取—数字转译—跨媒
在来凤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兰卡普正迎来一位“小小守护者”。今年10岁的土家女孩洪艺桐,以热爱为针、传承为线,通过探访研究、创作传播、校园推广等方式,让这门千年织锦技艺在青少年群体中焕发新活力。
6月18日,在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期间,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与俄罗斯列宁格勒出版集团在京成功举行,《西兰卡普》俄文版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西兰卡普织锦艺术,将通过俄文译本走进俄罗斯及全球俄语读者视野,为中俄文明交流互鉴
每年六月的第2个星期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一重要文化节日已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平台。2025年湖北“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活动以“知音湖北 非遗焕新”为主题,恩施州作为全省非遗资源富集区,通过系统性保护、创新性发展,让
近年来,多位顶流明星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事业,或是拍摄非遗专题写真,或是将非遗融入个人生活,让非遗频频出圈。李冰冰与西兰卡普、赵丽颖与簪花、龚俊与绒花、宋佳与咏春、钟楚曦与傩舞、王星越与端午习俗……流量明星纷纷跨界助力,证明非遗从未远离现代生活。
四方围合的立柱,潺潺流淌的江水,自上而下,仿佛于天地之间开辟出一片静谧之地,荆楚大地千年不息的水韵一览无遗,盎然跃动的绿色勾勒湖北文旅的生态画卷,沉稳鎏金的黄色诠释历史的厚重积淀与万家灯火交织的璀璨文明,以“英雄湖北·家国同构”为设计理念的“湖北馆”映入眼帘,
“天才妈妈”,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2019年发起的公益项目,旨在扶持非遗传承人——她们大多是民间的女性手艺人。“因为她们做出的非遗作品都是非常精美的、独一无二的,我们觉得她们就是‘天才’。”“天才妈妈”项目负责人赵光峰告诉《中国慈善家》。
2025年春天,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田思佳、杨城、刘飞回到家乡重庆酉阳、秀山。在青山绿水间,三个年轻人带着所学专业知识,与家乡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